欢迎访问www.36500365.com网站!
站内搜索:
设为主页 | 加入收藏
年的来历

年的概念,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。

过年起源于我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,起初日期并不固定,秦朝之前先后规定过12月、11月、10月的第一天过年,直到汉武帝实行太初历才正式确定在正月初一。从殷商至清朝,过年元辰岁朝元日元旦等多个名称。

1912年,中华民国宣布改阳历11新年,但在民间推行遇阻,百姓仍以阴历正月初一为过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、天文史学家石云里介绍,19141月,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为顺从民意,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,端午为夏节,中秋为秋节,冬至为冬节,凡国民均得休息,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。袁世凯批准,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,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并存格局。

直至1914年为接轨西方历法才将元旦之名移到阳历11阴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2013年到来的癸巳蛇年正月初一,是1914年以来的第100个春节。

100年来,春节也在随时代发展而变化。民国初期20多年里,政府一直试图将贺年、祭祖、贴春联等活动移到阳历元旦,是民间强烈的传统意识保住了春节。安徽省民俗学会秘书长王贤友说,新中国建国后移除了一些封建迷信的习俗,改革开放后城镇化、信息化浪潮也在改变源于传统农耕社会的春节,如传统过年仪式简化、部分人改到饭馆吃年夜饭、上门拜年变成电话或网络拜年等。[ 虽然形式在变,但春节祭祖祈福的内涵没变,家庭团圆、强化家族意识的功能没变。王贤友说。

在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当前,春节已走出国门,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。如同西方的圣诞节,春节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。石云里认为,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,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春节等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,通过多样性文化增添国家魅力,在春节百岁之际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。

 

Copyright©2014 www.36500365.comAll Rights Reserved

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8.0或以上版本 , 1024×768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滇ICP备10002706号
联系方式:www.36500365.com办公室 电话号码:0874-3210888

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156号